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413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 2024-06-07 10:23:32 | 作者: 安博官网线上平台
感谢您及您带领的专业团队多年来对营养与健康工作的全力支持,特别是热心参与营养知识科普活动,为提高国民的营养知识水平,引导国民合理选择食物达到平衡膳食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研究表明,不合理膳食行为,特别是高盐、高油、高糖摄入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合理膳食行为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引导合理膳食行为是《安徽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安徽行动(2019-2030年)》的一项重点任务。
(一)以全民营养周为契机,广泛开展营养科普宣教活动。近年来,我委格外的重视营养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每年开展全民营养周暨“5·20”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将其作为推动实施《健康安徽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和《安徽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和促进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纳入对各市卫生健康委的目标考核内容。动员各方力量,部署各地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借助单位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核心信息发布、社区讲座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在社区广泛宣传合理膳食、营养科学知识,推动合理膳食理念逐渐转化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教育部门督促指导学校落实健康教育制度。一是督促指导学校将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明确课时安排。二是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督促指导学校依托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对师生、家长开展营养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能够最终靠营养活动室、营养健康角、小菜园等形式,开展营养健康讲座及实践活动。
合理膳食行动是要针对全人群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合理膳食行动要求在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目的是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营养教育、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指导服务,逐步形成营养教育长效工作机制。为建立营养指导员这样一支专业的科普教育队伍,促进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任务的落实,目前在2个市开展了营养指导员培养考核试点,目的是提升营养指导人员为居民提供较为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指导等工作的能力,培训对象首先以基层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等营养相关工作人员为主,逐步扩展至教育、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营养相关工作人员。逐步建立完善营养指导员培训、工作、管理机制,构建常态化营养指导工作机制,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促进居民做到合理膳食。
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营养健康科技工作人员、营养师发挥主力军作用,热情参加营养教育,广泛传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思想,发布科普文章、视频讲座等。省人社厅结合自己职能,认真做好医疗护理、营养健康、养老服务等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印发了《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及补贴标准(2022版)》,进一步提升了生命健康产业涉及的职业工种补贴标准,包括:健康照护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大力组织并且开展公共营养师、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师、保健调理师、保健按摩师等职业技能培训,2021年累计开设1091班次,培训学员4.7万人次。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明确要求,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穷的地方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明确了牵头和配合部委,我省对应明确了牵头和配合单位。
(一)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省于2012年春季学期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3个县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同期,徽州区自主地方试点。2017年秋季学期我省在8个县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2017-2021年,我省连续5年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列入省民生工程,高位推进实施。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22个试点县(市、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4324所,当年受益学生141.8万名,实施学校和受益学生覆盖率均为100%,应享尽享。2012-2021年,我省累计支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资金94.24亿元,累计受益学生1099.67万人。十年营养改善路,硕果累累见实效。经评估,试点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显著提升,学生体质明显好转,缺课率逐年降低,体育成绩稳步提升,营养健康和厉行节约理念初步养成;营养改善计划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继续实施欠发达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欠发达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项目,为项目地区6-24月龄婴幼儿每天提供一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辅食营养补充品(以下简称营养包),普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与技能,促进改善项目地区儿童营养与健康情况。自2014年以来,我省共20个县纳入为项目县,各项目县按照省级统一要求规范开展项目工作。截止2021年底,20个项目县共发放营养包5308808包,受益儿童804726人,营养包发放率80.8%,有效服用率97.3%。7个项目县监测评估结果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率从29.0%下降为8.8%。此外,结合健康脱贫工作需要,我省自2017年开始在全省50个有扶贫任务的地区开展营养包发放工作,利用扶贫资金,对贫困户儿童发放营养包。目前,全省有70个县发放营养包,2021年全省70个县共发放营养包911127包,受益儿童138988人。2014年-2021年,全省70个县共发放营养包5659349包,受益儿童859133人。
下一步,继续推动落实《安徽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安徽合理膳食行动,一是逐步建立全民营养教育长期机制,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制定目标、组织、实施方案,推进营养指导员、营养科普宣传队伍培训,促进国家营养人才制度实施及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任务的落实,明确营养指导员工作职责,鼓励营养指导员热情参加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等科普宣教活动,推动普及合理膳食理念,构建常态化营养指导工作机制,提高全民营养健康素养。二是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方面继续坚持做“加法”,采取“5+X”供餐模式(每生每天财政补助5元,学生家长缴纳X元),与学生家长一起努力,改善学生营养。关于“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面”,由于财力等因素所限,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据了解,国家七部委正在研究出台关于逐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将把此建议及时向教育部反映。继续争取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全力支持和指导,开展学生电子营养师(网络版)试点扩面工作。积极探索运用电子营养师系统实行营养配餐,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及大豆坚果类四大类做到合理搭配,并根据电子营养师系统营养分析,对饭菜品种进行适当调整,编制带量带价营养食谱,实现供餐营养均衡。三是热情参加营养立法和政策研究工作,推动营养有关标准体系建设。四是支持健康服务行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结合行业发展需要,支持行业组织或有关机构设立健康服务行业技能人才第三方评价组织,开展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评价。组织开发更多健康服务有关职业专项能力考核标准,健全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鼓励更多从业人员参加专项能力考核鉴定。五是加强舆情监督,依法打击和处置各种各样的形式的谣言,及时有效地发现和纠正错误营养宣传,避免营养信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