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分散特困人员照护管理新体系
时间: 2024-08-10 10:42:11 | 作者: 安博官网线上平台
为进一步切实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做好特困供养人员的服务工作,市积极探索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社会化照护服务模式,通过建制度、精评估、优流程、拓渠道,破解分散特困人员照护服务难题,构建起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宜城市社会福利院强化服务,有序推进了农村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对象集中养护。宜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宜城市农村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对象纳入市社会福利院集中养护的实施方案》后,宜城市福利院积极落实,对部分设施设备做改造升级、强化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按照“服务待遇、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的品质、服务安全”五个服务到位的标准,有序按期推进了全市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此外,对每个房间统一配备了护理床、餐桌椅、液晶电视、三件套、被套、短袖、短裤、凉鞋和日常洗护用品等。
在提前做好生活保障工作的同时,社会福利院护理部提前做好新入住老人房间分配、环境消毒、物资领取和发放,膳食部积极到新入住老人房间走访,针对老人不一样的需求,合理的安排膳食,让新入住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对象真正享受到优质服务和“拎包式”入住。
截至目前,已有117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对象入住市社会福利院,每人每月分别落实1941元、625元的护理费。下一步,市社会福利院将逐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功能配套,不断的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困难老人住得安心、住得舒心、住得放心。
严格按照《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对在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做全面排查,切实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将我市现有的1372名分居在城乡的分散供养老人,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切实做到应养尽养。
宜城市民政局对城市特困分散供养对象119名开展医养结合。一是开展驻院服务。2021年1月,与市中医医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由中医院投资160余万元将院内康逸楼87间房进行了改造和装修。同时,设置了康复科、皮肤科和呼吸内科,对福利院老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满足119名特困供养对象住院需求。二是同时定期开展对特困供养老人查房巡诊。每周二至周五下午,由中医医院组织一名医生两名护士对福利院老人进行循环式巡医问诊,对老人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听诊把脉,适时调整各项药品的用量和药品的科目,一直在优化诊疗方案,促进老人身体健康。三是建立健全特困供养每人档案。根据特困供养对象每人的不同身体健康情况,医护人员主动深入到老人房间,开展身体健康检查、健康情况评估、既往病史问诊。同时,对新入住特困供养老人及时建立健康档案。四是开展康复理疗服务。市中医院与福利院联合在院内免费对特困供养对象进行康复理,组织相关医师常年为福利院特困老人开展康复训练:如泡脚洗脚、电烤理疗。每月开展康复理疗100人次。
开展居家上门服务。2023年宜城市民政局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城区500户低保及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及以上有相关需求的老年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主要是针对助餐、助浴、助医等方面,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救急救困。截止9月已累计服务2778次,得到老人一致好评。
一是照料服务市场化。推行“政府购买+市场化运作”服务模式,引导扶持养老服务组织提供分散特困人员日常照料服务。同时通过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减少相关成本、拓展产业链,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公益性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住院陪护专业化。搭建“照料+救护”衔接网络,由第三方服务机构组建专业住院陪护团队,对有住院需求的特困人员,视病情轻重缓急安排就诊医院。
标准操作实现规范管理。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护理员实行考核上岗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打造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全能型”护理人员,目前已有27名护理员合格上岗。同时设立统一调度中心、统一监管中心,对服务人员操作的过程进行跟踪,随时掌握服务情况。
宜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宜城市行政审批局(宜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承办